作者: 發(fā)布時間:2021-08-06
5月12日,錢镠墓的文物全部追回,我們才得175件文物在2019年被盜的消息。在此之前,三星堆“再驚天下”,央視在報道之外,卻跟一位盜墓小說的作家直播連線,于是,“盜墓不等于考古”的話題再次引發(fā)熱議。
考古,是填補人類記憶空白的科學,將這些記憶碎片拾起,就拼成了博物館。今天恰逢國際博物館日,物道君想帶大家用文明、安靜的方式,來一場探秘。
你來了,它們才活過。
洛陽北郊的邙山是塊風水寶地,許多帝王將相在此安身長眠?!氨壁筋^少閑土,盡是洛陽人舊墓”,通俗地說,洛陽,一鏟子下去全是“祖宗”。
一進入博物館,就好像在古墓探險,大部分墓室光線黑暗,有的地方更是要人先走進,燈才會亮。
里面的古墓一個挨著一個,上自西漢、下到北宋,還有壁畫和彩繪雕磚。直到現(xiàn)在,這里依然是世界上第一座古墓主題的博物館。
“事死如事生”,宋代的墓葬已經(jīng)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,墓葬按照房屋的標準建造,就像讓亡人住進一個家。有間主室的門中間,畫著一位婦人,她探出身開門的樣子不免讓人遐想,門后還有庭院深深。
噓!靜靜觀賞,莫驚擾了祖宗千年的美夢。
它的消失,就是飄散在風中的謎。
樓蘭博物館的正面外墻上,有一副驚艷世人的“立體畫”。浮雕上有一位樓蘭女子,她臉龐精致、長裙擺動,尤其是嘴角的一抹微笑,讓人感覺,她正朝你走來。
走進館內,鎮(zhèn)館之寶又從外墻來到你眼前,原來浮雕正是按樓蘭女尸復原的。她長發(fā)披肩,眼窩深陷,睫毛濃密,還有著讓人羨慕的弧度,仿佛下一秒就撲閃著睫毛,睜開美麗又憂傷的眼睛。
來到這里,對西域的想象才更加真實、豐滿。駐足在博物館里,穿越到當年的樓蘭城,在這個絲綢之路的要沖,我看見了佛塔林立,聽見了駝鈴聲,清脆又縹緲,如果繼續(xù)往東方走,就到了敦煌。
樓蘭博物館,是一個紀念也是一聲嘆息。我們,不過是姍姍來遲的過客。
有些歷史,要沉下去才看得見。
世界上博物館很多,但建在水下的只有這一個。
重慶涪陵的白鶴梁博物館最神秘的地方,就在于,若要到達寶藏腹地,必須坐著近100米的扶梯,沉到40米深的江底,再穿越150米的水平廊道。
在這里,可以看到一塊大石頭。
這塊天然巨型石頭長1600米,寬15米的石頭,刻滿題刻,詩文,最為著名的是黃庭堅的。相傳曾有一位真人在江邊修煉,得道后駕鶴成仙,故名“白鶴梁”。
白鶴梁位于三峽上游,是世界上最早的水文站,記載著唐代以來長江中上游的水文資料。
這段梁曾長年淹沒水中,僅在冬春之際才有一部分露出水面。于是人們就在石頭上刻“一條魚”后來的人們看見石魚,就意識到枯水期快過了,水會越來越多。所以過去的人們說:“石魚出水兆豐年”。
踏上深水奇幻之旅,透過水紋玻璃,看見那些遙遠又親近的石魚,再沾一點好運氣。
中國童年時期的美,誕生在這里。
“沉睡三千年,再醒驚天下”,四川三星堆“上新”了,走進人們心中的不止青銅器,還有許許多多的迷。如今,3萬平方米的新館正在籌建,新文物會住進新館,舊展品依然靜待你來。
人們望著“青銅縱目面具”時,心生疑惑:眼睛凸起的模樣是像“蠶叢”,還是另一個星球物種的映照?表面的饕餮紋為何如此古怪?乍看兇狠可怖,不怒自威,但仔細一品又看出了一點笨拙質樸。中國童年時期的美,有點“奶兇”,有點反差萌。
《山海經(jīng)》寫“上有扶木,柱三百里,其葉如芥。”書里的“扶桑”神樹與眼前高近4米的“青銅神樹”如此相似。新發(fā)掘的鳳凰金片,厚度只有0.12毫米。
這些器物高大、精巧、厚重、輕薄,它怪得很“矛盾”,很“超前”。古蜀文明如此先進,它坐在前進的車輪上,可鏈條似乎斷了,只留下三個土堆指引我們找到神秘的星星。
孩童時代,美有點神秘,后知后覺才知美是何物;童年的國度,因為青銅的出現(xiàn),不知不覺開啟了中國的美。
有些答案,還埋在深海。
陽江的十里銀灘邊,淺淺的浪花拍打著沙灘,海水拍著拍著,拍出了一朵巨型浪花,這朵浪花就是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模樣。
其中的“水晶宮”,通體由玻璃建造,“南海一號”就陳列在內。它曾是南宋初期的一艘大貨船,當乘風破浪,行駛到中國廣東的海域時,發(fā)生了沉沒事件。中國近海,見證了繁華的海外貿易,也奪走了許多生命和珍寶。
2007年,“南海一號”出水再入館,這一舉動被視為全球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整體打撈。船上的的五銖錢和瓷器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預計整船有6萬至8萬件文物,一艘船便是一個省級博物館。
其中出水的金手鐲有4兩重,金腰帶長達1.8米。人們猜不透,這是商船還官船,船的主人是否是身材魁梧的富豪巨賈……“南海一號”留給了我們八百年來還未解開的謎團。
今天站在水晶宮里,我們還能看見研究人員忙碌的身影,旁邊是很多分門別類的箱子。錯過了你的昨日,便不愿錯過你的今日。此刻,我們能與博物館共同見證一次解謎,而這次的解謎,正在進行時。
與大海一樣深邃的,一定是星空。
當天象廳球幕劇場的燈光暗下來,流星雨要開始了,屏幕上的星海如夢如幻。我在各色星云間穿梭,在微塵里,一眼萬年,幻想“宇”,看見“宙”。一個孩童或一位少年,也許因為感知到星星的美,便萌生了探索宇宙的初心。
四方上下曰“宇”,古往今來曰“宙”,古人很早就將自己與宇宙聯(lián)系在一起,“天高地迥,覺宇宙之無窮;興盡悲來,識盈虛之有數(shù)?!?/p>
光,從一顆星到達另一顆星;星,從一段歷史抵達一段未來。雖然與古人素昧平生,但我們抬頭望見的卻是同一片星空。
今日我們插上了科學的翅膀,用開普勒定律計算練習題,開始思考星系從何而來;也會恐懼宇宙末日,在曾經(jīng)的2012年,列下愿望清單……
這一切謎題就像人生的難事,懸而未解,一切源于宇宙,不如放心交給宇宙。置身博物館的群星中,一身清輝燦爛,不再孤單,在那一瞬間,我們擁有了不朽。也許,某一天,某個人的靈光乍現(xiàn),就讓我們看見,星河外的星河,宇宙外的宇宙。
如果把地球的歷史比作一天,這一天的23 點 59 分 56 秒才出現(xiàn)人類。這4秒鐘,對應著人類存在的三四百萬年。4秒之前和4秒之后,都有太多謎團。有一個地方說:“我在這里,希望你來看看。”這,便是博物館,幸好有它,記錄下了這4秒當中出現(xiàn)的璀璨群星和吉光片羽。知來路,方能識歸途。每當凝望著“他們存在過的唯一證據(jù)”,就明白了歷史的意義。